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
上海海洋大学(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1〕1号)规定,我校2021年将继续开展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一、报考条件
台湾高中毕业生报考须符合教育部关于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资格规定,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 考生须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均需在有效期之内;
(二) 参加当年度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且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成绩分别都达到均标级。
二、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学校计划招生 10人。招生专业目录详见附件一。
三、申请程序及材料寄送
学生需在网上报名、寄送报名材料(纸质版)并将材料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
(一) 网上报名
报名期限:4月1日-30日
报名方式:登陆我校招生网站(https://zsjy.shou.edu.cn/),下载并填写《上海海洋大学2021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入学申请表》(详见附件二)。
(二) 寄送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包括:
1. 《上海海洋大学2021年台湾高中毕业生入学申请表》。申请表中照片(即报名照片)须符合《普通高等
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详见附件三);
2. 台湾地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即“台胞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复印件;
4. 中学在读证明或学生证复印件(需加盖中学印章);
5. 学测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语文、数学、英语的学测成绩,成绩公证认证材料。学测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就读中学的公章。
6. 《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详见附件四);
7. 高中阶段历年成绩复印件(加盖所在中学教务部门公章);
8. 体现申请人自身情况的其他材料(仅限高中阶段)。
寄送方式:邮政快递
截止期限:2021年5月5日(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收件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学生事务中心201室
收 件 人 :上海海洋大学招生办公室。请在信封上注明“台湾学生申请材料”
邮政编码:201306
重要提示:考生递交的申请材料恕不退还,请考生妥善留存保管申报材料的原件。
(三) 提交电子版报名材料
将报名材料的电子件(或扫描件)打包发送至zsb@shou.edu.cn。
重要提示:电子版报名照片(数字化图像)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
四、选拔程序
(一) 初审:学校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确定面试名单;
(二) 面试:取得面试资格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面试,面试时间初定于5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请关注我校本科招生网),面试时考生须出示台湾地区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原件;
(三) 录取:学校将根据考生学测成绩及面试情况,结合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择优录取。我校复核预录学生“学测”成绩,并将预录取学生名单报送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审核,审核合格的考生方为正式录取。学校将于7月中下旬寄发录取通知书等报到材料,被录取的考生应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来学校报到。
五、学费和其他费用
台湾地区学生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一致,费用标准如下:
(一) 学费:一般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特殊热门专业每生每学年6500元(沪价行 〔2000〕120号)。
(二) 住宿费:每生每学年1200元。
(以上收费不含教材费、生活费等)
六、学校联系方式(含报名材料邮寄地址)
学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号
联系电话:+86-21-61900155、+86-21-61900152
招生网址:https://zsjy.shou.edu.cn/
七、责任追究与纪律监督
(一) 考生须确保提交的材料及信息真实、准确、完备,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核实,取消其报名及录取资格。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如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将取消学籍,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二) 我校招生工作遵照公开公正、程序规范、标准明确的原则,并全程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监督电话:+86-21- 61900294。
资料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校训:勤朴忠实,1914年9月1日定立。创校初心: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办学传统: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
学校前身是张謇、黄炎培创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上海水产专科学校等校名。1952年升格为中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72年南迁厦门集美,更名为厦门水产学院。1979年迁回上海,恢复上海水产学院,保留厦门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
学校设14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2000人、全日制在籍研究生3600余人,2019年有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在校就读的国际生共计802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8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0余人,校内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50余人。拥有国家级各类人才26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173人次,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57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0人等。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2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5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IFT食品专业国际认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市级2个。拥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等4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立项建设),2个海外实习基地、近200个国内教学实践基地、5个教学科研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上海市级8项,2013年以来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校是全国首批“易班”试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育改革实验奖一等奖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连续三轮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拥有大学生艺术团等各类文体、科技学生社团90余个;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2017-2019年学生代表队连续3次获得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银奖,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金、银奖。连续10年被评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建有校史馆(含三史馆、大学生校园文化展示馆)、博物馆(含水生生物科技馆、鲸馆、远洋渔业展示厅、“彩虹鱼”深海科普体验基地、“中国渔政206”)等文博育人场馆。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水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评级。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平台30余个。建有国际海洋研究中心、中澳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院等一批校级科研平台。拥有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我国唯一的CNAS、CMA、DNV GL和USCG资质认定的船舶压载水实验室,建设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动水槽,研制万米级着陆器成功到达10918米深渊。是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指导单位。2011年以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36项。学校发挥学科与科研特色优势,服务社会成果显著。2011年以来辅导台湾地区苗栗县农户养殖大闸蟹,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范例;组建“渔业科技教授博士服务团”遍及全国开展科技服务,助力西藏、新疆、陕西、贵州等地精准扶贫,成效显著,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代表国家全面承担履行区域渔业管理公约任务,为维护我国远洋渔业权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现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校区、杨浦区军工路校区2个校区,另有滨海基地386亩、象山科教基地56.7亩。其中,主校区沪城环路校区占地约1600余亩,规划建设面积58.6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校园网络,建有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和海洋科学超级计算中心。现有纸质图书150万余册,电子图书111万余册,数据库64个,馆藏资源突出学校的海洋、水产、食品特色。2016年主办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本水产类英文期刊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被Scopus及美国生命科学文摘索引数据库(BP)和生物学文摘(BA)三大数据库收录。主办的《水产学报》《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其中,《水产学报》获“中国百强报刊”“中国精品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称号。
学校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大学和国际组织有着密切交流与合作,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学会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通过游学、交换生等派出学生770余人;与东京海洋大学、韩国海洋大学“基于‘中日韩教育一体化’的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共同教育计划”的“亚洲校园”、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学分互认Erasmus项目等短期、双学位学习项目,为师生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培养国际交往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平台。
学校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2035年,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特色大学。
资料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